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教育新闻网】小小咖啡豆背后的“双创”助力乡村振兴之旅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6-05 [来源]: [浏览次数]:
“咖啡豆加工后剩出来的果皮,还可以再利用。”在海南省万宁市实地调研咖啡豆生产过程时,东莞理工学院“东方咖啡”项目成员、2021级学生李锡龙欣喜地发现,咖啡果皮可以收集起来,制成果皮茶,“提高一颗咖啡豆的利用率,就能增加咖农们的经济收入。” 作为一名万宁籍大学生,李锡龙有一颗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他联系万宁老木子种养专业合作社,收集好咖啡果皮。今年春节期间,“东方咖啡”团队将咖啡果皮研制成果皮茶,并上新成为团队项目的文创产品。 “东方咖啡”是东莞理工学院组建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目前,该项目已注册公司,总帮扶咖农58户,咖啡总收入757万元。项目还以创业带动直接就业368人、间接就业1678人。 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打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一心双域三全四层五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知行合一的实干型创新创业人才。学校把握学生实际情况,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积极推动实践训练与“互联网+”等赛事进行对接,以赛促创。 为了解咖啡种植端的实际情况,2017年,“东方咖啡”负责人许梓河来到双溪村等地进行调研。他发现,当地咖农种植出的咖啡豆,精品率仅为3%,亩产利润只有2702元,户均年收入4.54万元。利润低下让咖农放弃种植咖啡,这导致不少“咖田”撂荒。 如何帮助咖农提高种植产量,激发种植热情?在学校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郭建文的智惠农精准农业服务平台的帮助下,许梓河团队指导咖农种植咖啡。他们引入智能田间设备,采集湿度、水分等数据,并通过算法,智能生成生态种植方案等,实现对咖啡种植的智能数字化农技管控。经过3年试验,双溪村的咖啡豆精品率由3%提升至49%,农户年均收入达11.15万元。 “虽然在种植端,我们帮助咖农种出了精品咖啡。但到市场端时,我们遇到了本土咖啡加工设备缺失技术标准等问题。”在许梓河看来,这将会限制精品咖啡打开销售市场,不利于咖农实现增收。 东莞理工学院给许梓河团队送来“及时雨”。学校整合校内外教学、科研、实践资源,积极协调长安先进制造学院和本土企业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共同研发出智能生态发酵处理设备、智能烘焙机等数字化咖啡加工设备,实现了咖啡口感的统一性与制作的标准化。 “学校为我们创新创业,提供了充足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学校通过产学研实训基地,让我们能够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创业。”许梓河形容学校是一个“资源中台”,“学校非常支持我们团队的创业”。东莞理工学院曾投入3570万元,建设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坚守助农惠农反哺农民的初心,还是直接卖完咖啡豆赚钱?”在项目推进的“十字路口”,许梓河曾遇到过价值观波动。令许梓河印象深刻的是,校团委书记、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指导教师劳丹通过思想引领,引导他解决一些问题。 “梓河和以往不一样了,他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视野与格局更加宽阔。”在劳丹看来,高校介入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在价值引领上,培养出助力企业发展,又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因为‘东方咖啡’团队的到来,我们的种植热情又上升了。这几年里,村里十几户人家盖起新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双溪村的村民们,给许梓河团队发去了感谢信,“在咖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引入了先进的设备,我们也不需要支付很高的费用。” 东莞理工学院优聚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家等校内外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发挥指导教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作用。许梓河表示,学校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他们发挥所学专长去融入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据悉,在过去八届“互联网+”大赛上,东莞理工学院累计斩获国赛2金、5银、8铜,省赛20金、21银、16铜的优异成绩。学校还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其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原文链接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6/t20230605_211105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