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金会 >> 正文

【守正创新三十而立】走学科集群化发展道路 夯实学科龙头地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4-28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基金会办公室 [浏览次数]:

【守正创新三十而立】走学科集群化发展道路 夯实学科龙头地位

——东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巡礼

学科建设水平是决定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的主要因素,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长期工作。要建成一流大学,就必须首先建成一批一流学科。学校自启动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制定了系统坚决的改革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莞工特色的学科发展道路,使学科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的学科建设成效,为学校早日建设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学科建设意识,夯实学科龙头地位

学校根据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展,不断强化学科建设意识、夯实学科龙头地位、发挥学科建设对于资源配置的牵引作用,并提出走学科集群化发展道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都明确提出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中走一条具有莞工特色的学科发展道路。学校邀请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建设为什么重要”“学科建设要素与规划怎么做”“东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现状与规划”“以学科建设为牵引深化综合改革的思考”等问题,阐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及路径举措。2019年,学校召开四次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加快推动二级学院学科建设落实工作。2021年,学校正式启动“一流学科”攻坚行动,以博士点申报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广大教职员工普遍增进了学科建设自觉性,学科建设对于人才引育、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引领功能不断增强。

顺应新发展格局,优化学科布局结构

学校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群,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现有58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5个,占比63.64%,涉及到一级学科约23个,初步形成主干学科与关联学科间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互促互进的发展局面。2020年,学校遴选出校级重点学科16个,其中工学10个,占比62.5%;法学3个,占比18.75%;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各1个,合计占比18.75%。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被列入广东省高校“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基本形成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重点学科与主导产业契合度紧密的学科专业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学科管理水平

学校以建立健全学科管理体制机制为着力点,逐步建立和加强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2019年7月,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东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2020年,出台学科群建设“1+3”制度文件——《关于推进学科群建设的实施意见》《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和《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学科群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指导原则、管理运行、建设内容、成效考核、组织领导等,奠定学科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完成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建立重点学科建设指标体系,实施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16个一级学科被确定为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其中智能制造学科群5个、绿色低碳学科群4个、创新服务学科群5个,另有重点建设学科2个。学校与各二级学院签订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书,调动院系作为学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学科人才集聚新高地

坚持“内稳外引”和“引育结合”,以超常规措施,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近5年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等700余人,组建了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高端人才指标增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师资队伍规模、结构、素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珠江学者”领军人才等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引进海内外博士后130人。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优化师德师风师能建设长效机制,实施“领航计划”、“登高计划”和“致远计划”2.0版,常态化开展“教学知与行”“教学素质与能力培训班”等品牌活动。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助推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

学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4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6个,校级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科研机构45个,校外实习基地406个。累计投入近7亿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东莞理工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3D打印与增材制造研究中心、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激光先进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10余个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滨海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研究平台,牵头申报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获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217万元。学校主导投入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第一台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已成功出束。与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建的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为首批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之一。2020年度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重视提升办学层次,加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育。2018年,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5月,我校正式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8月,学校升格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提前布局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2005年,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启动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同年,广东省教育厅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托我校建立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8年开始,我校与诺丁汉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工作。目前,在校研究生852名(含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校共有215名教师获合作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22名导师获兼职博士生导师资格。

三十年砥砺奋进,三十年薪火相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学校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抢抓“三区叠加”和“双合作区建设”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加快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一流学科攻坚行动,集中力量打造具有突破性、引领性、标志性的一流学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贡献卓著、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加快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一审:张德兴;二审:叶妙娴;三审:王晓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