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金会 >> 正文

校长马宏伟:读莞工“新工科”,解决产业行业的“真问题”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6-12 [来源]: [浏览次数]:

校长马宏伟:读莞工“新工科”,解决产业行业的“真问题”

今年是广东新高考实施首年,为展现广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经验,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开展金牌专业全媒体报道活动,致力于挖掘一批社会认可度高、教学质量好、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的院校专业,为考生、家长提供一扇了解优质专业的窗口。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报道于611日南方+登出。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东莞理工学院(下称“莞工”)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近年来,莞工与华为、西门子等龙头企业、专业镇街共建的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等9个现代产业学院,被列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示范项目。十三五期间,该校创造了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模式,显现出一个新工科的东莞样本。

莞工“新工科”专业群为什么会受到全国关注?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就读?校长马宏伟接受南方+独家采访,为莞工新工科专业群代言。

培养模式与产业紧密结合

马宏伟:莞工的专业建设,特别是“新工科”专业群建设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我想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关键词:需求导向、协同育人、交叉融合。

学校“新工科”专业特别注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整体性重构的逻辑起点,形成了“理念转变-需求聚焦-目标重塑-结构调整-标准再构-规格细化-过程优化-评价多元的整体性设计。

2011年开始,我们遵循协同育人办学理念,先后通过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合作,创建了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9个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了企业和多元的主体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链条。所以莞工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产业结合是非常紧密的。

政校企协同、文工交叉的东莞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常平)


马宏伟:这就涉及到交叉融合的概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及时吸纳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创新和产业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产业学院采用的是项目化的课程,学生能够从中深入到产业、企业的一线,真正能够接触工业界、企业界的真问题。在主专业的基础上,学生将在产业学院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产业学院的实践教学环节占到了所设置课程的40%

产业学院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复杂工程问题,同时也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将来入职企业,不是设计出一个产品就结束了,还要考虑技术升级、产品迭代、用户需求更新等多种因素。


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记者: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就读“新工科”专业?

马宏伟:莞工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有志于成为适应并满足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具有更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学生,我们都是很欢迎报读的。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专业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以尽量选一些未来适应面宽的专业。


记者:学生在莞工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马宏伟:莞工一直坚持OBE(成果导向)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注重问题牵引、能力为本,聚焦解决复杂产业问题能力为目标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注重过程性的素养能力增值培养,关注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比如我现在主持的一门工科基础课,叫《工程力学》。这门课在去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课程运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式,深化学生的参与度,在高阶思维培养上有新的提升和突破。同时采取大概念法,即梳理出10个大概念进行讲授,整体带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理论的掌握,争取在有限的课时里既保障学生获得基础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还融入了思政的元素、工程的逻辑。我们培养的工科生是要有人文情怀、家国情怀的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都要强。

▲ 马宏伟校长为本科生上课,以讲内力


记者:学生走向社会就业和升学的前景如何?

马宏伟:我们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开展人才培养。像粤港机器人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等,育人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以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为例,2019年首批64名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在国内著名企业进行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正式成为西门子工程师的帮手,实习招聘阶段就有21家企业单位开放了170多个实习岗位。而粤港机器人学院目前已毕业两届学生,共计63人,其中就业人数34人,自主创业4人,读研深造15人。先进制造学院(长安)80%以上学生在东莞当地知名企业就业。

从社会评价上看,企业对莞工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也很强,更关键的是愿意沉下心来扎根企业。比如就职于得利钟表制品有限公司的校友刘仁总经理,他扎到手表企业一干就是30多年,从来没变动过,他所在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合作品牌。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助推学校高水平发展

记者:电子信息是东莞最大的支柱产业,大湾区对通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您认为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

马宏伟:东莞是全球制造业名城,在东莞产业中,电子信息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在通信领域,有华为、OPPOVIVO等一批知名企业。随着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东莞未来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地增长,毫无疑问,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必定是极为广阔的。

通信工程专业是我们东莞理工学院的优势工科专业,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在办学上具有先天的、优良的区位优势。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了IEET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信专业配备了一支由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拥有一批双师型导师。目前,通信学科正积极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平台建设,包括6G技术与网络架构研发平台、智能网联车通信与系统平台、智能无线射频技术研发平台等。

不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才都提供了优良的资源保障。


▲ 位于东莞塘厦镇的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记者:“新工科”周边的产业很发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也是一个利好的信号。这会给学生、给学校带来哪些质的变化?

马宏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是针对大湾区的一个重要产业布局。第二,围绕这些领域它布局了大科学装置。第三,未来,这里将汇集全世界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科学家。第四,松山湖科学城将针对产业发展进行具体的布局。

这对莞工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现已跟松山湖科学城签署协议,将聘请松山湖科学城的大科学家为客座教授。本科阶段的学生在校园里能多见几个院士和世界顶级高手,对他一生的影响变化是很大的。这是别的学校不一定有的独特优势。

再者,重大科学平台本身的需求加上产生的新技术,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迭代的课题要求,这将对学校整体水平的螺旋式上升起到直接作用。

可以预见,由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莞工的学科、专业将更聚焦,建设水平也会更高。

▲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